每日讯息!安全、依从性高,这款降脂药经“港澳药械通”进入公立三甲
发布时间:2023-05-27 18:50:3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在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亦有着35.6%的高患病率。及时、规范的管理血脂,成了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抓手。

得益于“港澳药械通”政策扩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在今年2月被纳入第二批14家指定医疗机构。“我们加速对目前港澳上市的成熟降血脂药物Inclisiran的引进,该创新药目前已到院并可应用于临床。相对于其他降脂药物而言,该药物每半年皮下注射一针*且具有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将为一些极其高危的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宾建平教授表示。

过半心内科住院患者血脂异常


(资料图片)

“坏胆固醇”指数超标危害大

宾建平教授表示,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其中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其中高密度脂蛋白为对身体有益的“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则是对心血管危害极大的“坏”胆固醇。

“医学上的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也包括‘坏’胆固醇的升高。”

根据最新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数据显示,在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1/3的18岁以上成人存在血脂异常。“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血脂异常的比例则在一半以上。”宾建平教授指出,长期血脂增高,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而对于血脂的管控,应该是越早越好,越能控制在理想状态越好。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管控总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累积暴露量,然后早期识别、干预、管理。

现有上市治疗方案

患者依从性不高

超重、肥胖是血脂异常的重要诱因之一,再叠加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血脂异常患病人群才不断增加。宾建平教授表示,对血脂异常的干预首要举措是进行生活习惯上的变化,管住嘴、迈开腿,少吃大鱼大肉。

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主流的是使用他汀类药物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来进行干预。

宾建平教授解释道:“他汀类药物需要用到中等强度以上进行治疗,而中国人群对他汀的耐受较差,容易出现肌痛、肌炎、肝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在组合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情况下,这种不良反应依然存在。”这使得需要长期、规范药物治疗的患者,往往因为副反应而自行停药,大大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在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药物治疗率仅处于14.5%的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已经上市的一类降脂新药PCSK9抑制剂,降脂的效果不错。“但每两周就需要皮下注射一次,高频率的注射治疗,同样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也存在依从性较低的问题。”

半年一针的新型降脂药

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提供降脂新方案

对于血脂异常且需要通过药物终生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中国患者而言,需要能够有效控制血脂的全新疾病管理模式。

在港澳地区已经上市的创新药物Inclisiran,能够精准靶向肝脏,通过启动生物细胞内的调节机制,持续降低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在初始注射及第三个月的注射治疗后,每年仅需接受两次治疗,即可长久平稳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50%以上。Inclisiran有望简化现有血脂管理模式,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该药物在长效降脂的基础上,没有产生额外的不良反应,为心血管医生和血脂异常的患者提供了降脂新方案。”宾建平教授表示,得益于“港澳药械通”这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在成为广东省第二批定点医疗机构后,加速对这一降血脂药物的引进,目前已经可以预约用药。

“我们也将充分地把港澳药械通这一政策用好、用足,让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患者能够同步从更多创新药物的临床治疗中获益。”

* 患者在初始注射及第三个月的注射治疗后,每年仅需接受两次治疗就能持续降脂。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视频:南都记者 马强

标签: